一、综 合
经核算,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.3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长7.8%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53.8亿元,增长3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117亿元,增长7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92.5亿元,增长11.3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.4:44.4:35.2,一、二、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.5%、41.6%、48.9%。
表1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
指 标 |
完成额(万元) |
比上年增长(%) |
地区生产总值 |
2633069 |
7.8 |
第一产业 |
537713 |
3.6 |
第二产业 |
1169916 |
7.1 |
工业 |
1056982 |
7.0 |
第三产业 |
925440 |
11.3 |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
121766 |
3.4 |
批发和零售业 |
153362 |
6.3 |
住宿和餐饮业 |
35520 |
6.4 |
金融业 |
32194 |
17.3 |
房地产业 |
68444 |
6.3 |
营利性服务业 |
108829 |
26.6 |
非营利性服务业 |
402323 |
13.3 |
财 政:2016年,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20394万元,同比增长6.2%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9598万元,增长8.4%,其中:国税部门完成17574万元,增长60.2%;地税部门完成31809万元,增长2.7%;财政部门完成30215万元,下降4.1%。全口径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2.3%。
为民办实事:2016年,全市15个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全部完成目标任务,其中5个项目超额完成任务。全年建设农村公路129公里,农村危房改造1600户,城市棚户区改造2210套,5个行政村完成配电网改造,新增自来水供水人口48899人,新增城镇就业人口6870人,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1550户,安装90个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。
企业注册:2016年全市新登记企业645户(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77户),认缴注册资本199729万元,办理企业变更登记456户,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399户,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活跃,增长势头强劲。截至2016年底,我市共有个体工商户20951户,企业3833户(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906户),注册资本总额1754827万元。
小康社会建设:2016年,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3.3%,较上年提高了3.8个百分点。其中:经济发展类实现程度达到71.6%;人民生活类实现程度达到87.2%;社会发展类实现程度达到99.4%;民主法治类实现程度达到100%;生态文明类实现程度达到88.3%。38项监测指标中,23项指标已提前实现2020年目标。
二、工业、建筑业
主要经济指标: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家,其中新增规模企业21家,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73.7亿元,同比增长10.6%,实现增加值72.6亿元,增长7.6%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9.2%。产值过亿元的规模以上企业47家,实现产值225亿元,增长16.7%。
表2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情况
指 标 |
单位 |
完成额 |
比上年增长(%) |
规模工业增加值 |
万元 |
726314 |
7.6 |
在总计中:轻工业 |
万元 |
129063 |
47.9 |
在总计中:重工业 |
万元 |
597251 |
5.0 |
在总计中:国有企业 |
万元 |
2141 |
-3.2 |
集体企业 |
万元 |
3193 |
-24.3 |
股份制企业 |
万元 |
557407 |
12.5 |
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|
万元 |
115641 |
-3.2 |
在总计中: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|
万元 |
33553 |
10.3 |
在总计中:大中型工业企业 |
万元 |
187743 |
10.9 |
其中: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|
万元 |
29071 |
8.2 |
在总计中:园区工业 |
万元 |
340942 |
13.9 |
在总计中:非公有制企业 |
万元 |
603318 |
9.0 |
主要产品产量: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216.1万吨,同比下降27%;水泥产量276.1万吨,增长15.9%;发电量18.2亿千瓦时,下降9.6%;焦炭产量81.7万吨,下降4.3%。
表3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
产品名称 |
单 位 |
产 量 |
比上年增长(%) |
原煤 |
万吨 |
216.1 |
-27 |
水泥 |
万吨 |
276.1 |
15.9 |
发电量 |
亿千瓦时 |
18.2 |
-9.6 |
焦炭 |
万吨 |
81.7 |
-4.3 |
中成药 |
万吨 |
0.74 |
34.4 |
采矿设备 |
万吨 |
24.5 |
10.4 |
经济效益: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7.9亿元,同比增长13.1%,实现利润总额18.9亿元,下降1.8%。
表4: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
指 标 |
单位 |
绝对数 |
比上年增长(%) |
营业收入 |
万元 |
2279321 |
13.1 |
利润总额 |
万元 |
188851 |
-1.8 |
营业利润 |
万元 |
211400 |
- |
应缴增值税 |
万元 |
55937 |
-47.8 |
高新技术:年末,全市共有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,实现产值52.9亿元,同比增长21.2%,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7.8%,培育战略性新兴企业12家,涉及医药制造、节能环保等行业。
园区经济:2016年,园区集聚效应初显,“135”工程加快推进,建成标准厂房20.7万平方米,在建20.1万平方米。39家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.09亿元,增长9.84%,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6.9%。
建筑业: 2016年,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.4亿元,同比增长7.6%。年末全市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14家。资质以上房屋建筑工程产值25.3亿元,增长21.4%。
三、农 业
农村经济:2016年,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87.4亿元,同比增长3.6%,实现增加值53.8亿元,增长3.6%。
粮食生产: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8.18万亩,比上年增加0.98万亩,增长0.8%,粮食总产量47.67万吨,下降1.3%。
表5:2016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
产品名称 |
单位 |
产量 |
比上年增长(%) |
粮食 |
吨 |
476680 |
-1.3 |
油料 |
吨 |
13168 |
2.2 |
棉花 |
吨 |
27 |
持平 |
烟叶 |
吨 |
70 |
持平 |
蔬菜 |
吨 |
540873 |
3.8 |
水果 |
吨 |
42449 |
5.1 |
肉类 |
吨 |
97657 |
-0.6 |
禽蛋 |
吨 |
8792 |
4.0 |
水产品 |
吨 |
19184 |
4.9 |
畜牧业:2016年,畜牧业实现总产值42亿元,同比下降0.1%。牲猪出栏119.6万头,减少6.4%;牛出栏5.6万头,增长5.5%;羊出栏13.7万头,增长4.7%,家禽出笼505.8万只,增长2.3%;肉类产量9.8万吨,下降0.6%;禽蛋产量0.88万吨,增长4.0%。水产品产量19184吨,增长4.6%。
农业产业化: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企业269家,其中省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为8家、40家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80家,其中:规模以上农副加工企业35家,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83.07亿元,同比增长71.6%。农副产品加工业就业人数11289人,增长11.1%;发展星级休闲农庄18家,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4家,四星级休闲农庄1家,三星级休闲农庄13家。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家,五星级休闲农庄1家,三星级休闲农庄6家。现有“湘中黑牛,肖老爷,久久鲜,湘山,如心,茸桂口服液”等16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,“枫木贡茶,富田桥豆腐”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“桥头河”和“湘中黑牛”成功入选“湖南省农业十大品牌”候选名单。桥头河白茶、祥兴农林科技的“湘山”纯茶油、超琅农业的“乡村粉条”、紫龙腾农业科技的“食用植物油”、丰乐园农业的“坛豆角”等五个产品荣获2016年中国中部(湖南)农业博览会金奖。
农业机械化:全年推广各类农机具10085台(套),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4万千瓦/13.7万台套。完成机耕面积79万亩,机耕水平达91.11%;机插机播面积26万亩,机插机播水平达30%;机电排灌面积56万亩,机电排灌水平达64.57%;机械植保面积30万亩,机械植保水平达35%;机械化收获面积68万亩,机收水平达78.41%,水稻生产耕、种、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.96%,比上年提高6.5个百分点。培训农机实用技术人员1383名,农机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目标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投资总量:2016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594个,竣工项目496个,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1.1亿元,同比增长17.5%,其中: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完成52.6亿元,5000万以下投资项目完成149.3亿元,房地产投资完成9.17亿元,增长59.7%。
表6: 2016年固定资产完成情况
主要经济指标 |
单位 |
投资额 |
比上年末增长(%) |
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|
万元 |
2110894 |
17.5 |
总计中: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 |
万元 |
526182 |
- |
5000万以下投资项目 |
万元 |
1492981 |
- |
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 |
万元 |
91731 |
59.7 |
总计中:第一产业投资 |
万元 |
- |
- |
第二产业投资 |
万元 |
122179 |
22.1 |
其中:工业投资 |
万元 |
1221790 |
22.1 |
其中:技改投资 |
万元 |
1050935 |
10.9 |
第三产业投资 |
万元 |
- |
- |
工业技改: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2.2亿元,同比增长22.1%,其中,工业技改投资105.1亿元,增长10.9%。
重点项目:2016年,列入娄底“四个一批”的重点项目138个,全年完成投资105.8亿元,占年度计划的110.5%;市本级98个项目完成投资95.2亿元,为年度计划的103.5%。三一军品生产线改造、洪源商贸城、开成商业广场、金达沥青搅拌站、电力基础设施、公租房南芙点、安邵高速涟源段、娄底大道规划区外段、油茶产业开发、万梅小区建设等64个项目竣工投产;康麓生物、国师路改造、娄底大道城区段、蓝芙线、伏田线、丰荷线、安大线改建、杨家滩湘军文化商业街、杨家滩农贸综合商业城等25个项目有序推进。
五、国内贸易、招商引资和旅游
国内贸易:2016年,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.3亿元,同比增长11.7%,其中:城镇完成105.6亿元,增长11.7%;乡村完成6.7亿元,增长11.1%。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68万美元,减少76.5%。
招商引资:2016年,正式签约20个项目,签约资金125.2亿元,其中中惠旅、富田桥游浆豆腐、涟源市旧城区提质改造等5个项目已落地开工。不断拓展对外合作,全年实现内联引资84.8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6443万美元。
旅 游:2016年,全市各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80万人次,创旅游收入65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5.3%、16.2%。旅游项目投资3.8亿元,较去年增长15%。湄峰湖、杨家滩孙水河段分别获评“国家湿地公园”、“国家水利风景区”。
六、金融和保险
金 融:2016年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5.8亿元,同比增长25.9%;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0亿元,增长14.9%。
保 险:2016年,全年保费收入4.2亿元,同比增长10.1%,赔款和给付1.4亿元,下降0.7%。
七、交通运输和邮电
交 通: 2016年末,全市公路客运周转量达到17.1万人公里,公路货运周转量达到183万吨公里,安邵高速(涟源段)竣工通车,完成撤并建制村通畅工程8公里,客班车线路提质改造121公里,完成危桥和渡改桥项目12个,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99%。
邮 电: 2016年末,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2566户,减少5181户,其中:城市电话用户12111户,减少360户,乡村电话用户28055户,减少4026户;移动电话期末用户达到479792户,增加70304户。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75619户。
八、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
城市建设:全力推进龙湖新区基础设施项目、罗家佃城市综合体、中心城区管道天然气工程等中心城区19个城建重点项目建设,总投资达49亿元,“一年一变、三年大变”成效明显。城东新区启动建设,中心公园已完成公园主入口观景台园林建筑结构施工,涟水河南岸风光带(工业桥——梅子桥)竣工投入使用。燮和路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、排水工程,城西公租房南芙点8栋已完成主体验收,正在进行装饰装修,2栋正在主体施工。中心城区管道天然气已完成门站的建设,铺设管网32公里,开发用户1500户。改造供水管网25.7公里。乌鸡坝拦河工程已完成大坝主体工程。
新农村建设:2016年,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, 连续两年被评为“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”。龙塘镇宽家村、茅塘镇石门村先后被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”,湄江镇蒿子村、杨市镇东园村被授予“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”。桥头河镇珠璜村采取项目捆绑和资金整合的形式,把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、生态河堤治理、农业综合开发、环境整治、公路建设等10个项目捆绑实施,共整合资金1100多万元,建设效果明显。
九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教 育:2016年,全市共有公办中小学校380所,其中普通高中6所、中等职业学校4所、初级中学54所(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),小学联校221所、教学点94个;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、民办学校(含部门办学)3所。全市现有在职教职工7921人,离退休教师4191人。全市共有独立独立幼儿园178个,在园幼儿24536人。各类学前教育机构353个;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%。共有学生114711,其中小学生64092(民办195人),初中生人30271(民办478人),高中生人15397(民办2811人),中职学生人4921(其中民办-科技学校421人,其他部门办-艺术学校138人),特殊教育学生30人。
科 技:2016年,共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个,申报娄底市科技计划项目22个,共争取资金302.2万元。专利申请254件,授权152件;发明专利申请51件,授权8件,查处假冒专利案件25件,查处专利纠纷案件2件。经省知识产权局批准,成为首批知识产权建设强县试点单位之一,荣获2016年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。地震工作获湖南省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优秀单位,全市13家基层信息服务站点有12家获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优秀基层信息站点。
文 化:2016年,新编历史湘剧《烧车御史》作为湖南唯一入选剧目,晋京参加由中宣部、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文艺院团戏曲会演,影响空前。民俗舞蹈《锣鼓土》获全省“欢乐潇湘”文艺汇演银奖、娄底市金奖,《风酥雨忆》获娄底市银奖;《太行山上》获娄底市纪念建党95周年红歌大赛银奖;民俗歌曲《涟水边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。著名作家莫美创作的长篇小说《墨雨》先后在长沙、北京举行了签名售书活动。蒋昌典等人创作的书画摄影作品在国家、省、市的各类比赛中获奖。市图书馆被评为“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”,年接待读者13万人次;文化馆开设各类培训班40多个,辅导各类艺术团体30多个,全年我市公共文化机构接待群众30万多人次。
卫 生: 2016年,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362张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行。全市共有104.89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,参保率达100%,实现了全覆盖,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平稳有序推进,市人民医院、市中医院、市妇幼保健院取消药品加成。市养老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建设、市精神病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建设均已完成。
体 育:2016年,参加厦门国际太极拳锦标赛荣获金牌17枚,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武术大赛获金牌8枚;参加娄底市“公仆杯”乒乓球赛、娄底市“贺龙杯”男子篮球选拔赛、县处级干部篮球赛等赛事,取得三个亚军的好成绩。开展“万步有约”健走活动,举办中美篮球对抗赛,全市文明单位运动会等系列赛事活动30多次。参加全省比赛荣获金、银、铜牌共计100多枚。强化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,发放体育器材134套,室外健身路径162套,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145万平方米,人均1.443平方米。
十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人 口: 2016年末,全市年末户籍总人数达到118.8万人,年末常住人口101.8万人。其中,城镇人口10.8万人,乡村人口108万人。人口出生率为16.5‰,死亡率为10.6‰,自然增长率为5.9‰,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26人。
人民生活:据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696元,同比增长9.5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80元,增长10.5%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.0%,上涨2.0个百分点。
社会保障: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70人,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25人,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111人,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30人。新增创业主体1750户,新增创业主体带动城乡就业人员2821人,新增创业主体带动城镇就业人员1428人,贫困人口转移就业3270人。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清零率为100%。全年共培训总人数7250人,受训人员就业输出率达到88%以上。其中就业技能培训人数2800人,企业职工岗位提升培训3850人,创业培训600人。
十一、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
安全生产:2016年,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起,死亡9人,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.0342%。消防、烟花鞭炮、建筑施工、特种设备、水上交通、校车等行业至今一直保持“零死亡”。
环境保护:2016年,出台《涟源市贯彻落实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〉实施方案(2016-2020)》,完成城区79家规模畜禽养殖场的退出工作,完成全市19处1000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分调整,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市县级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100%。出台《涟源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(2016-2017年)》中心城区全面禁燃烟花爆竹,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4.9%,PM2.5平均浓度值为47微克/立方米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726.7平方公里,占国土面积比例为38.34%。
主办单位:娄底市人民政府 | 承办单位:娄底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| ||
联系电话:+86-0738-8227651 | E-mail:xxhbxxzy[at]sina.com | ||
备案号:湘ICP备05001055号 | 网站标识码:4313000036 | ||
![]()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001号 |